之前勞動部霸凌事件鬧得甚囂塵上,掌管勞工權益的政府部門竟然因為工作霸凌鬧出人命,算是今年最反諷的事件之一。連公司人資聞風都來找我們法務,請我們從頭審視公司各種與人有關的規範。就像當年Metoo事件爆發一般,幾天之內,各種公私部門霸凌的爆料一夜之間火山噴發,政府官員人人自危,行政院長與總統陸續公開道歉,然後,部長換人,立委遞補…。這種看得到、模得到的權勢霸凌很可怕,但是我想談的是看得到卻摸不到的”網路匿名霸凌”。
偶然看到風華診所口腔顎面外科醫師謝明吉在youtube上的嚴正反擊影片: https://youtu.be/hjSseqBIYWQ?si=6u_Gkt4fTjvR8meN,謝明吉醫師近年來受到一些匿名自媒體頻道的惡意造謠攻擊,這些匿名帳號甚至利用移花接木、斷章取義等手法扭曲醫療糾紛事實,試圖毀損謝明吉醫師的名譽,抹黑製造醫師謝明吉糾紛及風華診所失敗的負評。基於這種情況,謝明吉醫師確實有必要運用法律途徑捍衛自身權利,因此,以下的內容是我對此問題的分析和建議,雖然謝明吉醫師應該沒在看我的文章,但也能提供給其他網路霸凌受害者參考。
首先,在台灣《刑法》中,對誹謗罪的定義相對清晰。《刑法》第310條提到,若散播不實內容,導致他人名譽受損,就屬於誹謗罪。若內容並非事實,甚至惡意捏造,這構成「加重誹謗罪」。該條文的立法精神在於保護個人名譽,針對那些不具事實依據的攻擊行為,可對該行為人提起刑事告訴。